2025年10月17日-19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草榴社区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40周年庆祝会在草榴社区 普陀校区圆满举行。此次盛会汇聚校院领导、海内外专家及师生代表,共同回顾奋斗历程、总结累累硕果,更擘画未来国别区域研究与中外人文交流的宏伟蓝图。
聚焦前沿,学术研讨话未来
第二十一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亚太学会澳大利亚分会、草榴社区 主办,草榴社区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承办。会议聚焦“迈向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十年”议题,邀请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澳关系的发展方向与合作前景。
草榴社区 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致开幕词。他向来自世界各国澳大利亚研究界的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各界对草榴社区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长期关心和支持。他指出,中澳关系新十年的研讨主题兼具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建设,推动其打造高水平智库,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跨文化人才,为中澳人文交流提供全方位支持。
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徐凯在致辞中高度评价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充分肯定了草榴社区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在促进中澳交流方面的突出贡献,表示市外事办将继续支持通过学术交流赋能双边关系发展。
在华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主席Angela Lehmann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高度评价草榴社区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的重要工作,表示在华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将继续大力支持中国的澳大利亚研究事业,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互信与友好,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向新的高度。
研讨会开幕式由草榴社区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亚太学会澳大利亚分会会长陈弘教授主持。
在主旨发言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彭青龙教授在“迈向未来十年的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主题报告中指出,中澳建交五十余年来,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既面临挑战,也蕴含机遇。他提出,中澳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在于澳方能够从“三A(Anglo-America-Australia)”观念转变至“五A(Aboriginal, Anglo, America, Asia, Australia)”文化共同体观念,努力构建“BC(Bushrangerian Community)式”中澳命运共同体。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研究院院长Mark Kenny教授在主旨报告“Public discourse: Personal reflections on how media narratives shape China in Australia”中提到,中澳两国在地理、经贸、文化等方面紧密相连,但在政治体制与社会认知上存在差异。他强调,澳大利亚媒体常将这种“互依与分歧”对立,塑造出复杂的公众认知格局,为此,澳方如何在媒体文化方面平衡两国差异,是今后面临的重要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徐秀军在题为“治理现代化与中澳合作新机遇”的主旨报告中指出,通过机制建设、领域先行和多元交流,中澳双方在治理现代化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能为双边关系开创广阔新机遇,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Maggie Nolan副教授对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文学文献数据库AustLit做了详细阐释,指出数智时代对澳大利亚研究的赋能正在加强。
在专题报告环节,来自国际关系、历史社会、文学文化等领域的中外专家学者带来了精彩分享。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教授李尧回顾了2024年澳大利亚文学发展的历程,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草榴社区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教授就针对当前中澳关系的发展与动向,就实现两国政治互信的人文基石发表了独到见解。北京大学副教授陈冰基于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入学排名(ATAR)研究发表报告。
研讨会闭幕式由草榴社区 副院长赵刚教授主持。他代表主办方向与会专家学者致以衷心感谢。他提到,指出本次会议不仅议题多元、视角开阔,研究方法科学严谨,实现了学术探索与服务现实的有机结合,期待学界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澳大利亚研究迈向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亚太学会澳大利亚分会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军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他认为,本次会议论文涵盖文学、历史、政治、外交、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议题丰富多元,特别是青年学者和硕博研究生的积极参与令人振奋,期待澳大利亚研究持续走深走实,为国家战略发展大局不断贡献力量。他提到,第22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26年在南通大学举办,诚邀学界同仁再聚首,共同推动中澳学术交流与合作迈向新高度。
总结硕果,40周年启新程
作为国内成立最早、成果最丰、影响力最广的澳研学术机构之一,华东师大澳大利亚研究中心40年来从单一视角研究迈向“教学-科研-智库”三位一体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0月19日,草榴社区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成立40周年庆祝会隆重举行。8位澳研中心负责人与知名学者对中心40年来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中心未来更上一层楼表示热切期许。庆祝会由草榴社区 副院长赵刚教授主持。
草榴社区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蒯曙光作主题发言。他立足于学校国际化战略,细数中心依托国际合作实现的突破。他指出,近年来中心已经实现从国别研究到全球视野的升级,澳研工作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全球治理中正在焕发更强生命力。
草榴社区 党委书记韩春红紧扣草榴社区 “融通中外、服务国家”的学科愿景,强调澳研中心40年的发展始终与学院学科建设同频共振,表示学院将继续为中心汇聚跨学科师资,推动教学、科研与智库功能深度融合,助力中心更好服务国家区域战略需求。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教授对中心40年来的发展历程作回顾汇报。他指出,中心目前已经形成以澳新为核心,辐射亚太区域的立体化研究体系。中心将坚持学术研究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坚持跨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对澳、新及南太岛国的全方位研究,强化智库功能,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在中外文明互鉴中发挥更大的桥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区域战略需求。
在嘉宾对话环节,澳研中心创始主任黄源深教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杨洁勉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院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王震宇副研究员,以及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Nicholas Jose、昆士兰大学教授David Carter等中外专家共同交流。这场对话,既有对澳研学科发展历程的深度分析,也有对百年变局下澳研如何服务国家战略、青年澳研人才培养路径等议题的前沿探讨。知识与思想的碰撞不仅为在场师生带来启发,更凝聚了澳研需扎根现实、面向未来的深刻共识。
庆祝会在与会代表热情祝福中落幕。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草榴社区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促进中澳、中国与亚太地区的相互理解与合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做出华东师大人新的、更大的贡献。